环境死角地下车库CO监测仪-日本理研SD-1,SD-D58系列
一氧化碳(CO)做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性气体,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气体,被人吸入体内后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等感觉,这些都是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随着私家车辆及地下车库的普及,其导致的中毒事件也频频见于报端。近年来国家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系统也开始要求,如《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8.6.3条规定:“设有机械通风的地下车库应对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对于一氧化碳气体如何检测、设计及安装,是很多民建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所从未涉及过的。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大气污染中的一个被许多人忽略掉的角落,一个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却少有政策规定的环境死角——地下车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的生活。因此,停车场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布局上,都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都市发展的需要。地下停车场的大量建设弥补了不足,然而地下停车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当汽车大量的进驻的时候,汽车尾气等严重恶化了停车场的空气质量,令人无法忍受。
与室内的环境不同,地下车库中的环境要更加复杂的多,大量车辆在此起步停车、进进出出,汽车发动机多处于怠速运行状态,汽车发动机汽油不充分燃烧会形成大量的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的汽车尾气,其中一氧化碳污染问题尤为严重。而且地下车场整体建筑密闭通风不畅,致使大量的一氧化碳在其中聚集,刺鼻气体不断弥散,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地下车库CO检测系统也加以重视。
国家和地方规定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版规定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CO监测装置”。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TJ76-2009版规定
“设有机械通风的地下车库应对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汽车库通风应满足以下规定:车库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CO最高允许浓度应不大于30mg/m3的标准时应设机械通风系统。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
车间内允许最高CO浓度为30mg/m3,当作业时间一次不超过30min时,CO允许浓度可放宽到100mg/m3,当作业时间为10~20min内,最大允许浓度为200mg/m3。
除此之外,还有深圳等城市也均有提及相关内容。以上标准均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住宅建筑,办公、商场和旅馆的公共建筑。
国外法规车库一氧化碳浓度标准01WHO
推荐CO暴露水平:1小时CO暴露水平——轻度劳动者不超过75ppm,重度劳动者50ppm;8小时CO暴露水平——低于25ppm。(世界卫生组织总则)
02ANSI/ASHRAE即使不是连续占用的空间(如停车库)也要求通风,CO暴露限制——1小时35ppm,8小时9ppm。(美国)
03加拿大停车库最大可接受CO水平——1小时30ppm,8小时13ppm。
04芬兰停车库卫生规章CO暴露水平——8小时平均30ppm,15分钟平均75ppm。
05法国停车库CO浓度20分钟100ppm,8小时50ppm。
06德国封闭停车设施,CO浓度的平均值——在半小时的期间不超过100ppm(在离地面1.5m处测量)。
因此,地下车库、停车场内除了必要的排风系统,更需要专业有毒气体检测设备实时监控,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是因地下车库CO气体容易聚集,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CO传感器非常关键。
理研计器专注气体检测技术多年,针对地下车库、半封闭、项目距离长等细分气体检测场景,针对性地研发出适合的气体传感器,实时采集地下车库内的气体成分,具有灵敏度高、寿命长、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地下车库CO浓度监测。
▼固定在线式
● SD-1系列、SD-D58等防爆型气体检测仪,可以在一个地方监视现场设置的多个气体检测仪的浓度。

为了地球的环境改善,为了人类本身的身体健康着想,重视地下车库一氧化碳问题,也是为人类自身安全考虑。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安装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时刻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浓度,将风险隐患控制在源头。
更多产品信息可详询青岛千华环保李经理18663900915(微信同号)